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经济新闻 >> 正文

3亿元扶持资金花落汕尾市

    来源:汕尾日报    作者:     2014-09-03     浏览:

  • 字体:

   从8月24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竞争性扶持资金专家评审会上传来令人振奋的喜讯,经过激烈角逐,汕尾市成功获得3亿元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竞争性扶持资金。

   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雁雄对汕尾市此次参加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竞争性扶持资金专家评审会高度重视,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汕尾市长吴紫骊,副市长李贤谋,市政协副主席、市旅游局局长吕珠龙带领汕尾市代表团参加评审。省旅游局局长杨荣森,省财政厅副巡视员徐迎建,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振林,省旅游局纪检组长、监察专员黎增丰和省审计厅、省发改委等省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评审会。

   据了解,此次评审指标体系分为四个一级指标,其中参评市经济社会(含海洋)发展情况、参评汕尾市旅游产业现状、参评汕尾市申报材料及现场演讲答辩情况各占10分,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具备条件则为70分。在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具备条件下的二级指标中,资源环境成为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占据100分总分的30分,开发基础和规划发展两个二级指标各占25分。

   在当日下午粤东滨海区域评审中,潮州市、揭阳市因故未参与此次角逐。汕尾市以第一位顺序出场参加评审。在现场演讲中,吴紫骊简明扼要介绍了汕尾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殊属不易的成绩,以及汕尾市申报的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具备的资源、环境、人文等优势。随后,吴紫骊等汕尾市代表团答辩组成员分别回答了评审会专家有关提问。最后,吴紫骊作了总结性陈述。据了解,2011年12月,市政府批准以红海湾开发区全域为基础,成立红海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园区陆地面积约109平方公里,范围包括田墘街道、东洲街道、遮浪街道和龟龄岛,海岸线长约72公里。按功能规划,园区分为田墘红树林湿地生态旅游区、东洲滨海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区、遮浪半岛滨海旅游度假区和施公寮岛海洋公园发展区。至2020年,计划投入100亿元以上,预计年接待游客量实现440 万人次以上,年直接旅游收入实现44亿元,年旅游总收入实现约138亿元。

   最终,由9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团给出汕尾市88.7336分。该分数在粤东滨海区域参评市中排名第一,汕尾成功拿到3亿元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区竞争性扶持资金。

   据悉,广东省将在2012至2013年两年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广东省滨海旅游产业园和山区(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是广东省历史上对旅游产业最大的一笔专项扶持资金。经过竞争性评审,粤东、粤西两个滨海区域各评选出1个、全省共评选出2个滨海旅游产业园区,对每个中标园区安排3亿元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扶持。根据有关办法,对评审出的2个旅游产业园报经省政府批准后下达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以扶持旅游产业园区为主要用途,按照中标方案拨付,由各中标市统筹安排,专项使用。同时,各中标市须按1:1配套相应资金。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