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商声音 >> 正文

马化腾:能创新的都是保守者

    来源:环球家电网    作者:     2014-09-04     浏览:

  • 字体:

   核心提示:马化腾对创新的理解是,“能创造性地满足用户需求”,因此苹果与腾讯同为创新者,只不过二者实现用户利益的途径不同:苹果做成了别人没做过,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腾讯做成,而且一再做成了别人能想到却做不到的事情。

   中国没有乔布斯,至于原因,倒不是像中美经济安全评估委员会分析指出的那些外部环境和体制的理由,而是因为中国企业不理解“创新”。我们没有乔布斯或者萨缪尔森那样灵感喷涌的异能之士,但我们有着孕育高盛的土壤,美国国会将中国式的整合创新蔑称为“山寨文化”,就如马化腾的敌人们对腾讯的评价:“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起诉”。

   你的敌人最理解你:后发稳妥,无需冒险

   雷军对马化腾的评价堪称经典:“只有被马总干翻过一次,你才知道他有多强!”大部分中国企业发挥的都是后发优势,因为实在也没有多少技术,概念,体制是中国人原创的,包括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也是从欧洲“拿来”的,孔孟思想是在殷周文化上的总结和创新,程朱理学则是对汉学的发展。

   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布雷兹尼茨教授对此看得尤为透彻,他说不必担心中国超越和替代硅谷,中国对美国最大的威胁是将已有的研发成果整合,改进,本土化的能力,即“二次创新”或“整合式创新”。事实上,中国自古至今大部分成功的创业者都不具备“首发创新”优势,中国人骨子里都是实用主义者,我们的传统文化,古典哲学,伦理道德都偏重于应用层面。朱升干脆将后发优势解释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毛主席对这一“腾讯美学”极为欣赏,赞之曰“九字国策定江山”。

   乔布斯说“活着就为创造历史”。很可能是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决定了,具备同等创造力和商业直觉的天才,更适合首发,还是后发式创新。众人皆知乔布斯的野心是控制人的思想和情感,他是个不为钱工作的自我主义者。而马化腾就现实,具体得多了:“后发比较稳妥,少担些风险。”瞧,他首先想到的是还是要为股东和员工负责。

   天才所以清高,权力产生责任

   其实这么多年来马化腾并未改变,他仍然清高,轻度自闭,世间的繁华不能打动他,他的理想是让自己,让他身边的人获得满足。做门店生意,四处推销产品?不感兴趣,我凭个人爱好做出这么个程序,你喜欢就花钱买,可我不曾想过指望一件商品过活,除非它叫OICQ。

   他不经意间创造了一个帝国,然后怎么办呢,还能像过去一样孤芳自赏,稍有不如意就抽身而退吗?不行,因为有人为他的产品风险投资,他的员工将梦想和后半辈子寄托在他身上,所以他推销产品不是像乔布斯一样出于兴趣,而是基于生存的本能。我要改进用户体验,我要让银行或股东相信一家企业单靠用户规模,而不是利润率就值得投资,我要走多元化路线,为此不惜抢了网易,新浪,阿里巴巴的饭碗;我必须放下天才的矜持,带着我的团队远赴千里与人谈判,我还要努力装出喜欢出风头的模样,迎合媒体挖掘个人隐私,提炼整理成功经验的优雅趣味。我做这一切只为了不让那些理解我,仰慕我,追随我的人失望,甚至我们的祖国和伟大民族也需要一位“黄金时代”的英雄人物吗?如果你需要我是,那么我必须是。

  为自己创业的天才全是激进的,但马化腾那极具创造力的事业要对至少10亿人负责,所以他注定保守,越成功,越是感到如履薄冰。很多人想知道,什么时候腾讯也带头吃一回螃蟹?我打赌它不会的,马化腾的创造力,他强大的人格魅力,自信和勇敢完全基于对家庭,对朋友,对社会的“信托责任”。责任感是最强大的“保守性偏好”,族群自保的本能造成他人格深处的攻击性特征,如《孫子兵法》所言之“侵略如火,不動如山”,这在他身上体现为“低调的刚猛”。什么时候腾讯也玩儿风险投资,也搞房地产去,当“山动了”,那也就到了企鹅帝国的末日了吧。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