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消息 温州动车事故后一度放缓的铁路建设将再次“提速”。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下称《规划》)强调到2015年,铁路运营里程将增加到12万公里左右,其中快速铁路4万公里以上。
与2008年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相比,铁路12万公里运营里程任务被“提速”5年。此外,铁道部此前提出的快速铁路建设目标是4.5万公里,此次《规划》中仅降低5000公里,记者采访的专家称这是国家从整体上肯定了铁道部的规划目标。
来自各方的报告均认为铁路建设将加快恢复,投资进度也会相应加快,同时指出未来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将维持大规模投入。前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表示,“十一五”时期开建项目太多,铁道部已负重不堪,就铁道部目前的财务状况来看,再掀建设热难度很大。
该专家认为,此次《规划》虽对建设速度和数量都提出了要求,但是更重结构建设,在煤运和西部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目前铁路的结构调整。
为适应城市群发展需要,《规划》提出以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为骨干,建设城际快速网络。具体包括,贯通北京至哈尔滨(大连)、北京至上海、上海至深圳、北京至深圳及青岛至太原、徐州至兰州、上海至成都、上海至昆明等“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建设相关辅助线、延伸线和联络线。强化区际干线,新线建设与既有线改造相结合,扩大快速铁路客运服务覆盖范围。
在资金压力的倒逼下,为引进民资,铁道部早前已出台“新十四条”和将招标全放地方等政策。这一系列动作在民资进入铁路建设中尚未有明显迹象,但相关设备产业已出现反弹和回升。此次《规划》对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的重视,更让不少民间投资商信心大增,铁路放归地方就意味着他们有了自己的舞台。
声音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表示:
目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确实有很多隐蔽的利益关系纠葛,例如依靠垄断经营的国企可能对于民企进入就有抵触等,对此关键要看政府是否有承诺要继续推进改革,至于时间表,因涉及政府要换届可能还难以确定。目前从企稳经济、放开民间投资的角度来看,先做一些容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业有利于推进改革。
民企如何借力政策做强做优?
经济学家辜胜阻表示:
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要实施企业战略转型来迎接机遇和挑战。民营企业要认识到转型升级是尊重国际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发展的重大趋势。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教授认为:
对民企来说,要注意到现在的发展环境与30多年前是不一样的,那时办企业可能靠吃苦就能办起来,但现在不行了,现在需要有很多的创新。
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重视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持续地进行管理和技术的创新,与其盲目做大做强不如精中取胜,精中取胜才是民营企业长久立足的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