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秋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秋盛资源”)首发申请获通过已两个多月,但对于公司存在的问题,公众质疑声却一直不断。
隐藏在靓丽业绩背后的大宗资产抵押、现金流问题以及难以消化的产能等疑问都牵动着投资者的敏感神经。
资金压力凸显
秋盛资源拟在深交所发行3334万股,公司致力于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再生棉型、中长型、毛型、中空涤纶短纤维等。
报告期内,秋盛资源的业绩可谓靓丽。2009年至201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344.43万元、34,660.83万元、46,706.78万元,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58%。同期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80.8万元、5768.73万元、8981.73万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6.28%。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10.54万元、3699.34万元、7983.57万元。
然而,在净利润和现金流高增长背后却暗藏颇多问题。首先,秋盛资源自己坦称:“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且与公司经营业绩增长不成比例。如果公司将来的经营性现金流未能与业绩增长相匹配,将影响公司的盈利质量。”
此外,记者发现,抵押和借款也是秋盛资源发展路上的依赖之举。报告期内,股东马义忠、马秋镇、杨丁周多次为公司提供担保贷款累计达12,130万元。
同时,因“无法应付日常经营的资金需求”,公司在2009年、2010年分别向股东借款10,116.97万元、10,098.97万元,以补充流动资金。数据显示,2011年末,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6280万元。
另外,据招股书显示,“根据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普宁市支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分行签订的最高额抵押合同,公司以拥有的部分房屋建筑物及土地使用权为公司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普宁市支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分行借入银行借款设定抵押。截至2011年12月31日,该部分房屋建筑物及土地使用权的账面净值为3,670.62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9.23%。”
根据了解,发行人总共拥有5处房产,全部已抵押。此外,发行人拥有的“普府国用(2010)第特02131号”土地使用权已被公司向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分行设定抵押。这块地,正是此次募投项目之一“计划投资1.98亿元的的年产10万吨化纤棉新建工程”建设项目的用地。这意味着如果公司资金链出现问题,其募投项目有可能无法按期建成达产,风险之大让人吃惊。
募投项目产能消化遭质疑
秋盛资源主要从事再生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投资1.26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化纤棉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1.98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化纤棉新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60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上述项目实施后,再生涤纶短纤维的产能将达到20万吨,较目前产能扩大3倍。
然而,资料显示,涤纶纤维行业从去年第二季度就已经出现需求不振,行业产品价格处于下行态势,秋盛资源即将扩大3倍的产能如何消化,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此外,行业竞争也给秋盛资源的产能消化雪上加霜。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再生涤纶短纤维,2009年、2010年、2011年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0,990.12万元、32,771.54万元、44,229.65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3.94%、94.55%、94.70%。因此,再生涤纶短纤维的销售价格波动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报告期内,再生涤纶短纤维的平均销售单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波动幅度较大。
根据再了解,再生涤纶制造行业的进入门槛较低,使得我国再生涤纶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较快,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较为严重,生产企业众多,且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档次和质量较低、营销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有限,低档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导致行业竞争形势日趋激烈。
据悉,行业内各企业只有在区域市场及市场细分方面存在优势,而秋盛资源现有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及周边省份,2009年、2010年、2011年在华南地区的销售总额分别占同期销售收入的47.80%、59.27%、51.68%,而在其他地区较为薄弱。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旦再生涤纶的技术研发和产品更新换代,秋盛资源难以把握的话,其在行业中继续取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就会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