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本市场 >> 正文

华商企业“换交椅”面临内外考验 多重推手护航

    来源:重庆晨网    作者:     2014-09-05     浏览:

  • 字体:

     都说“创业容易守业难”,随着第一代创业者陆续告老,“二代接班”已成为华商企业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下掌舵庞大的家族企业,接班人究竟是深陷“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坐吃山空,还是因循守旧步履维艰,抑或夯实父辈成果推动企业再升级?一系列问题已经毫不客气的摆在了“侨二代”面前。

   华商家族企业血脉传承 “侨二代”接班是双刃剑

   遍布全球的华商企业基本上都是家族企业,华商企业第一代创业者经过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积累发展,具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诚信经营的中华传统美德。而青年一代企业家大多在国外出生、长大,受过良好的教育,知识面更广、层次更高、现代化的观念和知识更加丰富;但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点一滴创业、积累的经历。

   “二代接班是大部分华商企业的发展趋势”,华侨华人问题专家庄国土曾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近年来,海外华商企业及中国国内侨资企业已开始陆续进入“二代接班”高峰期。

   有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称,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第一代创业、第二代守业、第三代衰败”似乎成为一道难以打破的咒语。

   想要突破“魔咒”,华商企业接班人必须将现代的知识和观念、国际化的视野与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诚信经营的中华文化理念相结合。

   “侨二代”教育背景良好 赴第一线自我磨练

   华商企业第一代创业者多数白手起家,受教育程度不高,因此极为重视下一代对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培养。同时,多年经商过程中养成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性格,又使得他们常常选择“下放”的方式,在第一线工作中来磨练“侨二代”。

   1978年出生的曹代腾,现为福建省耀华工业村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其父为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2006年,自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会计学专业回到国内,这个小儿子被父亲曹德旺“发配”到湖北的汽车制造企业“搬玻璃”。“当时也要‘三班倒’,后来第一年做采购经理也是在第一线工作”。

  马来西亚的刘国耀是马来西亚侨领刘南辉之子,“我发现在国外学到的东西和实际还是不一样的”。2011年,刘国耀刚刚从澳大利亚墨尔本读完工商管理专业回到马来西亚。他说,“学校里所教的东西很严谨,但只有父亲才会毫无保留地把经营的智慧教给你”。

   当然,刘国耀也和曹代腾一样,被父亲要求从“第一线”做起。在他看来,未来管理大企业,现在一定要明白基础单元是如何运作的。

     中国施展舞台广阔 侨务部门护航华商企业换代

   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6月初时曾勉励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中国的大发展孕育着无限商机,无论在内地还是在海外,各位拥有的中国背景都将成为大家发展事业的重要因素。”

   的确,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球流动的人才、技术、商品、资金和信息把中国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给了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提供了广阔舞台。

   “许多人的祖辈、父辈多是德高望重、事业成功的知名华商。”李海峰勉励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传统,依托自身融会中西的优势,凭借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在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和促进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有分析指出,在物质上,华商二代接班人的企业对内销渠道、扶持政策、扩张资金有很强烈的需求;精神上,他们则渴望关注与肯定,也渴望交流与融入。

   中国国务院侨办为此开展了大量工作,自2004年起举办“华裔青年企业家中国经济高级研修班”,介绍中国最新的经济政策、形势、发展机遇、中国政治体制、相关经济法律法规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等。并安排考察各地特色企业、参与大型经贸平台活动,听取权威部门对当前中国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最新政策的解读,“力求做到知行并举,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此外,国务院侨办在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中成立“青年委员会”,在“华商圆桌会”、世界华商大会等多个重要会议中设置“二代接班”议题,为了探讨解决的思路,帮助华商企业更好地面对和处理接班的问题。

   国侨办副主任任启亮还对中新社记者表示,未来国务院侨办将在做好东南亚、西欧、北美等传统地区华裔青年企业家和华侨华人工商社团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展大洋洲、中西亚、中南美和非洲地区有关人士的工作,同时,通过组织考察研习、开展联谊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及社团的联系。

   任启亮说,国务院侨办将以联谊、合作、交流为纽带,为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及社团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引导侨资侨智在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专家:多数“侨二代”有望成为“创二代”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庄国土认为,就整体而言,“侨二代”多数能够成为“守二代”或“创二代”。第一代华商无论本身教育程度如何,无不重视下一代、尤其是事业接班人的教育,“侨二代”普遍具有良好教育背景,并较早参与企业经营。“就现状而言,港台、东南亚第二代及少数第三代华商大多成功守业并有所发展。”

   庄国土指出,一代创业者与“侨二代”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代创业者进取心和承受挫折的心理远超过二代;其经营和把握机会的直观敏感性也高于二代;同时,一代创业者的商业声誉和社会声誉大多远高于二代接班人,“而商业声誉和社会声誉是一种能转化为商业资本的社会资本,也是企业安全和发展的条件之一”。

   他认为,“侨二代”的优势则在于其视野、受教育程度、商业知识的整体储备远高于一代创业者,他们对新兴产业、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的了解和把握也高于第一代。

   华商第二代接班,一方面将使华商企业更本地化,同时也将更国际化。

   “一代创业者和二代继承者最主要的差异在于创业动力和创业精神,很多家族企业没落是因为创业精神是无法自动传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华商研究中心理事长康荣平认为,海外华人在当地国家是少数民族,面对压力,他们往往有主动继承家族企业的紧迫感。华商企业“二代接班”,“如果面对新的行业选择,可选择的范围更宽。过去有一些华商企业,正是利用‘交班’成功地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中国作为海外华商企业市场、原材料、加工基地等的地位将更加凸显,海外华裔青年企业家与中国的联系也肯定会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深入。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