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王府井百货宣布,投资1亿元人民币进军日益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引得业界议论纷纷。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336亿元,较2011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42.8%。基于此,传统零售企业纷纷将传统渠道的触角向线上延伸,自建或收购网购平台,争食电商大蛋糕。可以预见,未来势必有更多的传统零售企业加入到电子商务领域中。
实际上,触网已不是新鲜话题,许多传统行业开始将注意力逐渐转向电商平台。不过,作为消费最集中的商业业态,百货卖场在电商平台羽翼渐丰之时,受到的冲击也与日俱增。业界不免感叹,传统百货卖场转向电子商务,是否表明其绝路已经来临?
一天抵一年卖场“伤不起”
今年的京东周年庆活动,成为电商激战的真实写照。不论各大电商声称的自己在活动当天让利多少,“亏损”多少,一组数据似乎能说明问题。
6月18日,电商大促进入真正的高潮。天猫发布的最新数据信息显示,仅“电信版iPhone4S”单个商品,在天猫电器城半日的销售额就达到近千万元;京东商城的相机类商品,更是在8小时内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而刚刚独立不久的腾讯电商披露的数据则显示,在3天的促销活动中,QQ网购平台总下单金额达到8.2亿元。
业内人士预计,此次几大平台同时促销,总体销售额可能超过80亿元。
排除一些可能存在的水分,我们和传统的百货卖场进行对比:百盛集团单店年销售额平均约4亿元;高端卖场新光天地去年销售规模65亿元;王府井百货去年的总业绩约200亿元;屈臣氏1100家门店的年销售额为100亿元。
也就是说,京东“6·18”当天促销的下单金额(10.16亿元)超过百盛一家门店经营两年的收益,腾讯QQ网购平台也与此数值相当。尽管今年天猫“6·18”当日的成交量、当日有效订单未披露,但依照其去年“双11”当天成交额33.6亿来计算,已经超过翠微百货5家门店7个月的销售额。同时天猫去年“双11”成交额也是新光天地半年多的销售业绩。
今年,京东商城预期销售额为1000亿元,天猫为2000亿元。2010年,京东商城销售额破100亿,2011年更是达到了212亿元。如果目标实现,按照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1中国连锁百强”比照,京东商城的销售规模可以排到全国第四位。
触网是大势所趋
王府井西单进军电商
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前身是新中国第一店———北京市百货大楼,目前年销售规模已经突破200亿元,预计2015年,门店有望从现有的25家扩张到50家。
业绩看好,走过60载的王府井为何会在此时宣布进军电商呢?
记者了解到,王府井百货的电商业务将采用仓储模式的经营手段,实行统一的配送货和售后服务标准,但是对于电商惯用的“价格战”,相关负责人坦言不会参与其中,而是依靠产品质量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西单商场从1998年就开始成立网购中心,到了2008年,西单商场又成立了电子商务部,并成立线上销售平台igo5(爱购物),以事业部的形式尝试从事网络购物。虽然触网很早,但西单商场的线上部分没有独立,而是把线上业务作为其线下销售的一种辅助形式,线上的销售额占总营销比例很小。
银泰百货旗下银泰网自2010年10月份正式上线以来,在百货行业呼声就很高。银泰百货CEO陈晓东认为,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网购对于传统零售业的冲击越来越明显,目前网购业务占整体销售额的3%左右,但其增速可达300%,有时一些实体店并不畅销的商品在网络上很吸引年轻客人,可以与实体店形成补充。
麦德龙投数亿元触网
5月7日,麦德龙宣布其B2B网上商城正式上线,希望通过电商拓展客户数量、增加销售额。麦德龙线下实体店面对的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公司等专业客户,而这种“商对商”的模式将被植入其电子商务中,这是麦德龙网上商城与传统意义上的B2C网站最大的区别。
这也是继沃尔玛、家乐福之后,又一家国际零售巨头“触网”。这意味着,其在实体店面扩张与电子商务市场拓展相结合的布局上又前进了一步。
麦德龙方面称,网上商城将投入数亿元,以自建物流和实体门店的方式进行全国配送,客户在商城购物后,可选择在任意一家麦德龙的门店进行提货,也可选择送货上门。
在此前,今年2月底,沃尔玛中国选择了间接的电商路径,宣布将增加对线上零售超市1号店的投资规模,拟将其持有股份增至近51%。
苏宁国美“凑热闹”
当业界还在商讨线上电器和3C数码等的销售对国美以及苏宁这样的大型家电卖场造成冲击时,这两大巨头已经开始了自己对于电商的摸索。
苏宁电器网上商城于2009年8月18日全新升级,旨在成为中国B2C市场最大的专业销售3C、空调、彩电、冰洗、生活电器、家居用品的网购平台,并正式更名为苏宁易购。
在“6·18”电商大战战中,苏宁易购宣布,6月底之前,苏宁电器1800家门店将为苏宁易购提供自提功能,苏宁电器全国近百个仓储中心将升级为苏宁易购的区域转配中心,承担起3C、百货日用品、图书等各产品线的配送工作。苏宁4000个售后服务网点,将增加快递点功能,30000名售后服务人员,还将承担起快递工作。
无独有偶,国美也开始了电商的征战。数据显示,2011年国美电器的销售同比增长17.5%,与一直作为其竞争对手的苏宁24.35%的增幅有很大的差距;而在净利润上,国美同比下滑了6.2%,苏宁则同比增长20%,两者相差甚远。
5月底,国美斥资1200万元完成对库巴网的“收编”,从而对库巴网实现全国美化。而早在2010年底,国美电器以4800万元购入库巴网80%的股权。
调查
本地卖场已经试水
2011全国连锁百强榜单中,重庆商社跻身第六名,而作为商社最主要的旗下资产,重百股份公司去年则实现销售收入299.56亿元,同比增长17.64%,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15.8%,居西部零售业之首。
事实上,重百早已有了自己的网店“网上逛重百”,在去年底开始试运营,涵盖了重百旗下在多个区域的店铺。而新世纪在更早便推出了自己的网购网站。2010年10月,新世纪推出其旗下电子商务网站“世纪购”。
实际上,本地电商步伐的停滞主要受上市整合影响,一旦整合完毕,将会对电子商务的发展重新规划,“也许还有期待”。
昨日,晨报记者联系到重百股份相关人士了解到,重百目前已经开始了对电子商务的更多规划,“我们已经开始招聘相关负责人了,一旦人员到位,相关项目便会正式上马。”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重百正在进行一系列的部门调整,电商平台是其重点发展的部分。该知情人告诉记者,尽管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但重百早已经将该平台的建设放入了公司的远期规划中。
同时,曾在2009年诞生的我市首家网上卖菜商家,其上网卖菜的生意仅做了半年,就暂停营业。其关闭的原因,据知情人透露是由于运行成本过高,“天友万家”确实早已“关张大吉”。
声音
差异化经营是王道
电商对传统卖场的冲击,是否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随着电商的日益强大,最终会造成传统卖场的消失么?电商来势汹汹,有业内人士为此有这样的担心。对百货卖场来说,网上购物是冲击,那么自己建立电商平台是否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最终得不偿失,四面受敌呢?
不过,关于电商对于百货商场的冲击,上海百联似乎并没有感到过多的焦虑。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1中国连锁百强”榜单数据,去年百联集团位居该榜单首位,其销售规模达到550亿元。
“对于网购我不排斥,T恤和数码什么的我都在网上购买。”上海百联党办主任吴宪平在接受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网购对百货行业的冲击非常大,但也绝对不是致命的。吴宪平说,从公司的市场调研来看,目前网购对于百货行业冲击最大的是一些标准化和规格化的东西。如果避开这些领域的商品,百货行业依然有着自己发展的活力和未来。
“我们每年新增40万平方米的百货营业面积,这一点可以很好地说明,百货并没有被网购‘整死’!”吴宪平表示,上海百联近8年来新增的项目与60多年沉淀下来的国有部分资产基本持平,而这8年却是中国网购发展最为迅速的8年。可见,上海百联已经在网购日益成为常态化的情况下,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吴宪平透露,目前上海百联主攻方向是多功能性的购物中心———奥特莱斯。“我们在武汉的奥特莱斯去年底开业,目前最高日销售额已达到200万元,停车场远远不够用。”除了奥特莱斯,上海百联让其主要业态的发展逐渐走向高端化。吴宪平说,对于中端以下的百货,百货公司是很难与网络购物相抗衡的,只有那些必须面对面交流的产品才是消费者必须选择百货商场购物的部分。
“像衣服,尽管网上也有卖,但很多不对版,特别是一些价格较高的奢侈品,很难让消费者放心在网上选购。”吴宪平表示,这些档次较高的商品便是上海百联的主推品类。“实际上我们也有自己的网上商城,但所销售的商品依然与实体店有所区别,两个渠道发展都很好。”
“消费者在逛商场中所获得的那种购物享受、感受到的生活的文化气息,是网购绝对不能给予的!”吴宪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