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下午,汕头市龙湖区侨联组织侨联委员、侨界青年和侨资企业代表一行来到汕头海岛妈屿岛,探访老海关关址、税务司旧址,以及极具潮式远洋文化特点的妈屿文化。
妈屿岛位于汕头港出海口处,距汕头市区6.75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汕头港的门户。岛上有两座建于元代、清代的天后宫,故称妈屿。该岛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记载了汕头这个百年商埠的发展历史。
妈屿岛居委是广东省唯一在海岛设立的社区居委。侨界青年们在该岛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许世浩的带领下,来到该岛一新一旧的妈祖庙。据许世浩介绍,沿海渔民信奉妈祖本是平常事,但一岛两庙,且相邻而立,香火相映,却是妈屿岛独有的。
据介绍,位于妈屿岛北面山麓的古庙是元代渔民从湄洲祖庙请来香火而创建的,后毁,于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重建,1928年重修,是粤东沿海最早的妈宫之一。后来据传说,老庙的香炉不知何故,一连三次滚落山坡,引起人们的猜测,大概是妈祖住得久了,想搬新居。于是,在香炉落地处,又建起一座新庙。岛上遂有新旧两座“天后庙”。新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后两庙皆失修倾塌,1981年获得华侨捐资重新修建。
这一老一新妈祖庙引起了侨界青年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向工作人员咨询庙宇的历史,有的侨界青年更赞叹于妈祖庙保留的清代由100多块石雕石和规格石砌成的门壁,纷纷按下快门记录珍贵的资料。
侨界青年们还探访了潮海关旧址,以及兴建于1853年的潮汕地区最早的基督教堂。
此次探访活动使侨界青年们增加了对汕头海洋文化的认识,龙湖区侨联委员、汕头市某侨资企业总经理钟师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一个泰国归侨,此行对于他们培育这一代侨界青年对家乡、本土文化认同感,对于凝聚侨界力量投身家乡建设有着积极作用。
龙湖区侨联主席刘继玲告诉记者,19世纪有约10万多人经由妈屿岛这个中转站被“卖猪仔”到东南亚各国,所以该岛华侨资源丰富,到了异国他乡的华侨们始终牵挂这个南海小岛。连年来,众多华侨多次回岛支持妈屿岛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华侨们对妈屿岛的捐款超过1千万元人民币,海岛的环岛公路、居民的饮水系统等都倾注了广大华侨的拳拳赤子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