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珠三角“九市三大经济圈”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然而,在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汕潮揭”同城化和“湛茂阳”临港经济圈发展首次被正式提出,吸引了不少代表的眼球并引发会场热议。对于东西两翼地区来说,如何各自实现自身的战略定位,从而实现在珠三角“3”大经济圈的基础上增添“2”,对于广东未来的发展至为关键。
“硬件”要素支撑粤东同城生活
汕潮揭
在党代会报告中,“促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正式提出,这让来自粤东地区的代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汕头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沈陆澄告诉记者,经济发展,交通先行。随着汕头、潮州、揭阳三地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的相继开通与布局,“汕潮揭”同城化有了重要的“硬件”支撑。
2011年12月中旬,揭阳潮汕机场投入使用,掀开了粤东同城化生活的新一页。
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表示,“汕潮揭”同城化主要是从地域、人文、经济社会发展等角度考虑。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汕潮揭”本来就是同属大汕头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同城化”变得水到渠成。
沈陆澄也认为,此次报告为什么对“汕潮揭”提法不是“一体化”、“经济圈”而是“同城化”?这是由于三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人文环境决定的。三市中心地区相隔不过四五十公里,共有1000万人口,相当于一个大型城市的基本要素。而早先提出的“广佛同城化”也和地理、人文、发展等要素不无关系。
沈陆澄表示,“同城化”意味着要考虑区号、年票、一卡通的统一,未来迈入同城生活。可以考虑以三市交界、毗邻潮汕机场、厦深铁路的片区作为汕潮揭’同城化试验区”,从而得以进行实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