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送三促’工作组下来以后,村里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了!”揭阳市揭西县南山镇北溪村村支书刘茂春兴奋地对记者说。北溪村集体年收入仅约8000元,村民只能靠外出打工或者在本地养猪、种茶维生。然而,由于村民养猪大多用的还是老一套的“土办法”,猪苗总是不长膘,在得知村民遇到种养难题之后,驻村工作组联系县畜牧局现场耐心地为村民进行技术指点。“按照专家的意见,我们给猪饲料改了配方,一星期左右就见效了。”刘茂春指着猪栏里数十头活蹦乱跳的猪苗高兴地说。
针对难点找突破点,揭阳市揭西县今年年初向全县所有村庄和社区派出工作组,安排千名干部驻村入户“送政策促发展、送技术促民富、送服务促和谐”。“三送三促”活动正日益成为“服务群众的直通车、培养干部的大学堂、科学发展的助推器”。
南方日报记者陈作成范琛达海军
便民服务卡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
民情日记:“钱坑镇顶联村是一个纯农乡村。近年,农民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卫生厕,走上了安全路。可房前房后的垃圾遍地却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突破的‘瓶颈’。”
——揭西县食品药品局工作组
揭西县食品药品局工作组驻顶联村后,因地制宜探索出“户定点、组收集、村处理、党员监督”的垃圾处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村垃圾处理问题。如今,放眼顶联村,村容村貌整洁,居住环境优美。
如何探索农村管理新方法、为民服务新途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是揭西县委组织部驻塔头镇山寮村工作组一直以来考虑的问题。
县委组织部驻山寮村工作组制作了“便民服务磁卡”,通过一户一卡一窗口一站式的服务方式,成为群众利益诉求的“直通车”。村支部书记李少宏说:“便民服务卡不但方便了群众,也规范了办事程序,确保了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像顶联村、山寮村这样急民之所需的事例,是揭西县318个派驻工作组的缩影。
“一线工作法”是做好群众工作有效路径
民情日记:“河婆街道溪西村是市重点帮扶整顿的问题村。有个自然村的原村民小组长,在换届时因遭到大多数村民反对,对新当选的小组长有情绪。这次因为一些新的误解,他准备带人上门去闹一闹场。”
——揭西县法制局驻村工作组
“我连夜找这名原村民小组长做工作。最后他权衡再三,认为确实存在误会,保证不上门闹事。”揭西县法制局局长陈述万说,“我和他认识多年。如果不是因为我担任了驻村工作组长,我找他做工作名不正言不顺,对方的抵触情绪更容易激化。所以说,‘三送三促’是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
五云镇赤告村和河婆街道新村社区引发较为棘手的林地权属纠纷,极易爆发群体性事件。派驻的两个工作组此时刚刚进驻第三天,迅速向村民耐心讲解有关政策法规,规劝村民依法理性解决问题,燃起的怒火终于被平息了下去。
揭西县委书记邬郁敏告诉记者,自“三送三促”活动开展以来,全县积极探索“一线工作法”,即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情绪在一线理顺、稳定在一线加固、作风在一线转变、成效在一线体现,找到了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有效路径。
依托党建创新引领社会管理创新
民情日记:“潮汕地区有尊老敬老的好传统。如何引导好老年人积极参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发挥其独特优势?坪上镇连城村的老人协会有会员700多人,平常组织的观看潮剧、乒乓球比赛等活动很受老人欢迎。我们把老人协会中的党员找出来成立了党小组,引导他们带动更多老人在新农村建设、调处矛盾纠纷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揭西县司法局驻村工作组
揭西县人社局驻三水村工作组把“三送三促”活动与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起来,探索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新模式,邀请当地外出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了“三水村村务协商委员会”。驻三水村工作组长杨志新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的人才大量流向城市,造成了农村的空心化,‘村务协商委员会’这一平台有助社会财富和人才回哺农村,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还能有效促进基层社会和谐。”
据统计,揭西县开展“三送三促”活动以来,举办各类政策宣传活动1247次,启动实用技术培训与咨询活动247次,排查热点难点问题1033宗,为群众办好事实事987次,协助当地成立协会17家。基层一些干部群众高兴地说,政策送到户头、技术送到田头、服务送到人头,搭建起凝聚党心民情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