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资本市场 >> 正文

朱孟依家族商业帝国探秘:23岁女儿朱桔榕初定接班人

    来源:凤凰网    作者:     2014-09-07     浏览:

  • 字体:

       昔日“地产航母”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00754.HK,以下简称为“合生创展”)的第四任行政总裁薛虎离职,让合生创展再次回归公众视野。

        本报记者通过调查其最近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发现其董事长朱孟依正在布局一盘很大的棋。


        3月26日,朱孟依亲手将23岁的女儿朱桔榕扶上合生创展常务副总裁的位子,此前,他安排长子朱一航管理珠江商贸,二公子朱伟航已进入珠江投资工作,从总裁助理做起,负责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


        而他的大哥朱拉伊主管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新南方集团”),三弟朱庆伊主管珠光集团,但朱氏三兄弟旗下这众多公司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剪不断,理还乱。


        而朱孟依的妹夫何国华、朱帆又分别掌管过广东珠江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珠投”,后变更为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投集团”)。而合生、珠投、珠投集团、新南方集团、珠光集团之间又有着纷纭复杂的关联交易。而且兄弟、亲戚之间经常轮流坐庄一个企业的负责人。


        在外人看来,朱孟依家族的商业帝国到底有多大,是个谜。朱氏家族错综复杂的家族关系,也让人眼花缭乱。


着手培养接班人


        在朱氏家族中,以朱孟依的事业最大,最为出名。2008年和2009年,朱孟依家族两度荣登胡润慈善榜,但是乐善好施、富甲一方的朱孟依三兄弟(朱孟依排行老二,老大朱拉伊,又名朱沐之,老三朱庆伊,又名朱庆凇)却异常低调,几乎从不在公众场合露面,甚至有传言称,曾有报纸因刊登朱孟依的照片而被其要求退订广告。


        正因为此,在房地产界呼风唤雨的朱孟依,被业内戏称为“朱老农”、“沉默的富翁”。然而,岁月不饶人,1959年出生的朱孟依,如今已年过五旬,身材消瘦、工作劳累的他,开始着手培养接班人。


        去年11月7日,合生创展发布公告委任朱孟依23岁的女儿朱桔榕为执行董事。朱桔榕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半年前,她的二哥朱伟航已进入珠投工作,同时,朱拉伊的大女儿也已进入合生创展工作。


        早在2010年11月,合生创展便以68.75亿元收购朱孟依长子朱一航间接全资拥有的远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远富”),并获得该公司的两个土地项目。公告显示,在该交易完成之后,远富将持有合生创展18.49%的股份,即朱一航成为合生创展的第二大股东,持有的股份数目仅低于朱孟依控制的50.90%。


        但朱一航并未以第二大股东的身份进入合生创展董事会,也未获任为董事,而是被派往另一家与珠江投资及合生创展并未有直接架构关系的广东珠江商贸物流集团(以下简称为“珠江商贸”)担任董事长。


        目前,珠江商贸已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拥有超过20个大型龙头项目,计划投资超千亿元,覆盖最具市场活力的各类行业和热点区域,成为国内最大的跨行业商业地产开发集团之一。


        但在今年3月,为合生创展工作了18年之久、合生创展的第四任行政总裁薛虎却选择了离开。同时去年11月,在朱桔榕获任执行董事之际,合生创展原财务总监赵明丰也选择了离开。据媒体报道,今年年初,薛虎多年的老部下、身为珠江地产总裁的廖惠文也提出了辞职申请,但为了减少高层震荡对公司的影响,廖目前被暂时调任珠江商贸做过渡。


        在合生创展宣布薛虎离职的十多天后的3月24日下午6点,合生创展高层人士突然向时代周报记者爆料称:“合生创展要在下周一(3月26日)召开经营班子会议,宣布朱孟依的女儿朱桔榕任集团常务副总裁。”


        该人士称:“朱桔榕只是一个大学还没毕业的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加上张懿只做过银行后台业务,没有任何企业管理经验,张从去年八九月开始参予管理公司业务,搞得公司一团糟。和具有多年银行管理经验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经验的赵明丰根本没法比。合生这几年的配股和发债都是薛总和赵总成功运作的。”


        张懿与合生创展第二任总裁武捷思同出自工商银行系,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经验,去年11月以400万元的年薪及9万股股权加盟合生创展,直接出任董事局副主席兼财务总监。


        合生创展公告显示,朱桔榕曾于2007年和2008年在公司当过实习生,并于2009年12月开始担任总裁助理一职,分管本公司财务、人力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得知,2007年,朱桔榕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并以港澳生的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她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考了600多分”。


        朱桔榕应于去年7月份毕业,但是其班主任张老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称:“她现在也没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因为她还没有修够学分呢!有时候她不去上课,我们开会她也从来不来。”


        对此,朱桔榕称:“因为一边要在公司工作,一边上课,觉得时间来不及,我就没有选那七八门课,我没有正常毕业不是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而是因为我没有修够学分,我觉得晚毕业一年对我也没有什么影响。”


        3月26日下午6时50分,朱桔榕终于开完了会,她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在下午召开的会议中,其已正式被委任为合生创展集团常务副总裁,但行政总裁一职目前仍空置,同时委任合生创展董事会副主席、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张懿暂时全面代理总裁一职,“我配合协助他”。


        据朱桔榕透露,朱伟航的培养路线和其类似,也是从总裁助理做起,负责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有广州业内人士直言,作为潮汕人的朱孟依为其企业打上了深深的家族企业烙印。此前有媒体曝出,朱孟依的长子朱一航在接手珠江商贸时,管理不顺。


        就在传出朱桔榕就任常务副总裁的消息没几天,广东另一家知名房企碧桂园的第二代杨惠妍正式成为庞大集团的副主席,与其父杨国强一起打理公司事务。


迷宫般的资产状况


        眼下虽出现人事纷争,但朱孟依家族所执掌的商业帝国却庞大无比。2005年,朱孟依便以14.3亿美元的财富,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二名;2008年,朱孟依家族又以20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进入胡润中国百富榜第10名。为探究朱氏商业帝国的发家历程,时代周报记者专程来到朱孟依的老家梅州丰顺县一探究竟,发现这原是一家迷宫般的商业帝国。


        朱孟依家族的商业帝国创建,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改革浪潮不可分割。


        1983年,朱拉伊大学毕业后,来到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卫生院工作。与此同时,改革之风兴起,经商风潮席卷而至,他的兄弟朱孟依已经开始在丰顺县城做起了建筑包工头。


        凭借在丰顺县留隍镇承包建设的商业街,20岁出头的朱孟依挖到了第一桶金。1990年,朱拉伊调入留隍镇人民政府镇办企业,1991年又转到广东省建总房地开发公司第三开发处工作。此时,他的两个兄弟朱孟依和朱庆伊都已投身房地产业,朱孟依已开始转型做开发商,并辗转到香港,获得了香港永久居住证。


        1992年,朱孟依便与张荣芳、陆维玑夫妇一起在香港创办了合生创展。根据国家当时的规定,除了投标及投地外,合生创展没有独资开发房地产的资格。1993年,朱孟依在广州注册成立了珠投。


        凭借低价拿下的广州尚处于规划之中的天河区大块农田,合生珠投系开发建设的华景新城一炮走红。此后,又在广州先后开发了骏景花园、帝景苑、愉景雅苑、暨南花园、华南新城等将近20个大型项目。


        1994年,曾经的“赤脚医生”朱拉伊也加入到了房产商的行列,创办了新南方集团。在成立后的10年内,该公司开发了南兴花园和珠江广场两个低密度项目,总建筑面积只有30多万平方米。但仅珠江广场这一项目的销售额就超过20亿元,利润率近50%。


        1996年,三兄弟中唯一没有开办房地产公司的朱庆伊,也创立了广东珠光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经核准变更为广东珠光集团有限公司),此时他年仅27岁,珠光集团后来也成功借壳上市。


        为了便于业务的开展,1997年,朱孟依在百慕大注册成立受豁免公司。1998年5月,合生创展便在香港成功上市,每股2.7港元,发行2.5亿股,筹资6.7亿港元,其中朱孟依个人持有上市公司63.75%的绝对股份。此后,朱孟依的合生创展便开始了“地产航母”的跨越式发展,其2011年中报显示,上半年毛利为22.57亿港元,毛利率为47%。


        与此同时,作为珠投下属的珠投集团将触角伸向其他行业。2000年,珠投集团获得了为广州九运会铺设数据传输网络工程的机会,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便在广东省内铺设了3000多公里的网络。珠江投资旗下的广东盈通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成为广东省内拥有光纤网络资源最多的公司,后来朱孟依将其在盈通的绝大部分股份,出售给急于介入电信行业的中信集团,业内流传的售价是11亿元。


        2003年2月,珠投做出管理职能调整:原直接负责开发经营的房地产项目及房地产相关业务全部转入广东珠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江地产”)经理管理。目前,珠投已发展成为集房地产、公路桥梁、通信网络、煤炭能源、电力水利、商贸物流、管理咨询、教育、证券等行业为一体的大型投资控股公司,其官网显示目前总资产已超过200亿元。


        珠投集团官网显示,其投资的路桥项目主要有广惠高速公路、广惠东延线、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总规划通车里程为270公里;电力项目主要有广东华厦阳西电厂、广东惠州平海电厂、内蒙古乌海京海电厂、内蒙古朱家坪电厂,总规划发电能力2400万千瓦;煤炭项目主要有内蒙古青春塔煤矿、山西梵王寺煤矿、山西北辛窑煤矿等,目前总体资源量已达30亿吨,总规划规模为年产2400万吨。按照该公司官网预计,仅此三大板块,未来10年内,将实现年销售收入435亿元,年利润达到84亿元。


        同时,珠投集团还斥资9亿元参股上海电气集团重组,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上海电气的一项主要业务是生产电站与输配电设备,恰好与此前珠投集团投资的电厂以及煤矿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此外,珠投与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的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已于2005年9月12日正式开学,并成立河源市万绿供水有限公司,投资水利建设。2007年,珠投启动上市计划,改制更名为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跨入2000年,朱拉伊的新南方集团也开始跨行业发展,与广州中医药大学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中医药领域进发。2004年又与世界疟疾专家李园桥教授合作开发青蒿素系列药物,合作成立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有限公司。


        新南方集团官网显示,该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产业为发展重心、房地产为重要支柱、酒店服务业为支撑平台,并向能源领域拓展的多元化大型健康产业集团,业务遍及国内北京、上海等20多个主要城市及中国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柬埔寨等地。


        2009年11月27日,朱庆伊执掌的珠光集团成功借壳南方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南方国际”)成功上市,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股票简称更换为“珠光控股”。珠光集团官网显示,珠光集团目前已发展成为在全国拥有30多家下属二级、项目公司的跨行业、跨地区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实现了建筑设计与施工、物业管理、中介服务、酒店管理及建材贸易等领域的全面发展。珠光控股2011年中报显示,截至去年6月30日,该公司总资产为18亿元多。


        2011年5月,广东省首家本土寿险公司珠江人寿获批筹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亿元,由珠投、广东粤财信托有限公司、新南方集团、广东韩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韩建投资”)、广州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而珠投集团、新南方集团、韩建投资均由朱氏家族人员掌控。据悉,股权比例各占20%,这意味着朱氏家族共计拥有珠江人寿60%的股权。因此,珠江人寿的董事长是股东方珠投副董事长汪群,而珠江人寿总部地址也选择为珠江新城珠江地产的总部。


        在此之前,朱氏家族便对金融领域大力介入。据报道,朱拉伊的新南方集团还是广州农商行的第六大股东,持股数为1.8亿股,持股比例为2.62%。


        同时,新南方集团旗下的珠江广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亦名列广州农商行的第九大股东,持有后者1亿股,持股比例为1.46%。两者合计持有广州农商行约4.1%的股份。而广州农商行除第一大、第二大股东持股超过5%以外,其他均在3%以下。


        除此之外,尚有一家“疑似”珠江系旗下的珠江道路桥梁投资有限公司,亦身居广州农商行第八大股东,持股接近2%。


        此外,北京农商行2011年4月完成了130亿元的增资扩股。据报道,广东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珠江集团以30亿元认购了10亿股,成为该行的新股东。而合生创展2011年中报显示,该公司已于2007年完成收购广州市农工商集团建设开发公司。


关系错综复杂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孟依家族便是典型的代表。虽然合生创展、珠江投资与新南方集团、珠光集团均是独立公司,其员工也一再声称“单独运作”,但是朱氏三兄弟旗下众多公司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剪不断,理还乱。


        2009年11月,珠光集团借壳南方国际成功上市,成为珠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01176.HK,以下简称“珠光控股”),但是通过现金认购南方国际约57.39%股份、成为南方国际的第一大股东的却是融德投资。


        融德投资分别由新南方集团控制人、朱庆伊的大哥朱拉伊和珠光集团副总裁廖腾佳持有,前者拥有40%股份,后者拥有60%股份,而珠光控股的副主席兼行政总裁则由珠光集团的总裁朱庆伊担任。


        在此之前的2005年,新南方集团便与珠光集团合作成立“珠光·新南方地产”,打造高端地产品牌“珠光新南方”。


        新南方集团官网显示,其共同开发的地产项目包括珠江御景湾、珠光高派、新城御景等知名楼盘。除此以外,2004年双方还合作成立了广州养和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并携手进军新疆能源产业,开展社区健康管理等多元项目合作。


        珠光控股秘书余达志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南方集团与珠光集团的地产业务很早之前便已经合并,项目遍及北京、镇江等地,但主要集中在广州。


        “今年也会有三四个项目注入上市公司,但是目前还没有确定具体是哪些项目。”余达志说。


        除此之外,朱庆伊执掌的珠光集团与二哥朱孟依旗下的珠江投资、合生创展也有很多合作项目。


        珠光集团官网显示,早在1996年,珠光集团便与珠江投资合作开发了碧雅苑项目,1998年又合作开发了珠光南景园项目,2000年珠光集团又与合生创展合作开发了逸景翠园项目。


        而珠投从成立之初,便产生了复杂的家族关系。


        时代周报记者查询工商资料得知,1992年11月,朱孟依旗下的广东韩江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韩江建筑”)与广东叶剑英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达成协议,由韩江建筑全权负责组建珠江投资。公司成立后,朱孟依兼任法人代表。


        据《梅州日报》报道,2005年11月10日,梅州市委、市政府举行东山中学“剑英校区”奠基仪式,朱孟依捐赠了6500万元。


        1999年3月,珠投增资扩股,朱孟依的大哥朱拉伊旗下的广东新南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出资250万元,占5%股权。


        此后,经过多次增资扩股,朱拉伊仅持有珠投3%股权。


        在此期间,珠投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更是经历了“走马灯”式的变更。1993年2月,该公司法人代表变更为何国华,1997年12月又变更为朱庆伊。1998年12月,何国华出任公司董事长,2003年9月,又变更为朱克林;2009年6月,朱克林再次担任董事长。而何国华正是朱孟依的妹妹朱宝丽的丈夫,朱克林也为朱孟依的亲戚,而朱庆伊则为其胞弟。


        3月26日下午,时代周报记者在珠江投资北京中心的办公楼内,看到韩江建筑也在此办公,甚至与北京合生北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处一楼。


        虽然合生创展集团品牌经理刘海涛、珠江投资华南地区营销总监利瑛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我们是两个公司,单独运作,没有合作”。但合生创展与珠投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002年1月1日,双方还合作成立了非盈利性客户服务平台“珠江合生会”,并且已与3000多家商业联盟建立合作,与中国银行北京分行、北京外企集团就联名信用卡业务开展着长期合作。


        同时2002年5月28日成立的天津合生珠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也是双方合作的结果。该公司官网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7200万元人民币,是由天津珠江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天津珠江实业”)和合生创展共同投资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而天津珠江实业便是珠江投资的二级公司。


        此外,珠江投资与合生创展在北京合作开发的项目有:珠江骏景、珠江帝景、珠江绿洲、珠江罗马家园、珠江国际城,遍布朝阳区、通州区、昌平区、丰台区,总开发面积224.76公顷,总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


        合生创展第一任总裁谢世东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珠江投资与合生创展以组合投资方式做项目,“由珠江投资负责拿地,拿到地后,再由两家按某种比例关系组成中外合作合营的项目公司进行开发。这种比例关系,基本是合生创展占70%,珠江投资占30%。在品牌使用上,对外,比如在北京则打珠江品牌,在广州则大多打合生创展品牌”。


        虽然刘海涛和利瑛均表示“双方早已不合作了,是独立的公司,单独运作”,但两人又均不能确定具体是何时开始单独运作的。


        此番合生创展面临的人事纷争,或许与朱孟依家族所执掌的商业帝国内错综复杂的业务关系和裙带关系有一定关系。


        有业内人士称,“薛虎和赵明丰的离职,可能与朱桔榕的进入有一定关系,因为朱桔榕本身是学金融的,外人管财务还是有点不放心”。


23岁女儿朱桔榕就任合生常务副总裁


        朱孟依,或许是中国地产界最神秘的人物:除了1998年合生创展在香港上市时必须登载的董事局主席照片,公共照片屈指可数。


        除了“前脑后脑都要思考问题”的言论,朱孟依公开场所的言论惜字如金。然而,正是这位头发稀疏、颧骨突出的沉默者,掌舵着王石称之为“中国地产界的航空母舰”。


        合生创展高层持续动荡,曾让朱孟依备受煎熬。4任总裁的离职,也让朱孟依备受打击。然而,朱孟依将不再是家族企业孤独的捍卫者,他的儿女们已经长大成人,如今已相继进入公司管理层。人们拭目以待,接下来,合生系是否又会在房地产市场上重振雄风。


珠江投资难载朱孟依商业地产梦


        合生创展已与华南五虎渐行渐远,高端转型衍生的疲态几乎令人产生衰退的错觉:负债率不断攀升而销售额却无增长。唏嘘之余,却往往忽略了朱孟依的第二支地产旗舰:广东珠江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珠江投资”),与合生创展协同作战。


        在不亚于合生创展的发展轨迹中,不同时期有着不同使命的珠江投资,几乎承载着朱孟依每一步落子的想法,甚至承载着更为浓厚的家族情怀:合生珠江合作开发、珠江系地产整合上市、四大板块分立等。


        此后,珠江投资整合地产业务上市失败,又为珠江投资带来了怎样的冲击?


        从珠江投资的经营重点转向上,可以看出朱孟依与经营管理层经营理念的不同。这也是导致合生珠投系高层动荡的直接诱因。


        珠江投资有意向商业地产靠拢,但是这却遭到了管理层的抵触。如今,在整合地产业务上市失败后,珠江投资能源矿产业务的异军突起,是否意味着,朱孟依接下来的行棋方向有所转向,重心转向矿产能源?


不同阶段肩负不同使命


        “珠”联璧“合”,甫一开始,这就是朱孟依为地产棋局布下的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孟依俨然在不同阶段赋予了珠江投资不同的任务。


        1992年,入籍香港的朱孟依在港成立合生创展,且注册于百慕大。彼时,合生创展在香港乃至国外并没有实质性的经营业务。实际上,境外投资者亦不能在内地开发房地产,也就是说,只有投标和投地资格,而没有独资开发资格。


        为此,一个里应外合的实体应运而生。如此大费周章,在当年已是罕见,因而过去一段时间合生创展在广州地产界更有“假洋鬼子”之称。


        查阅工商注册信息,不难发现,珠江投资的成立颇为应时。


        1992年11月,广东丰顺韩江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以下简称“韩江公司” )组建广东珠江投资公司(以下简称“珠江投资”),当时的韩江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朱孟依。


        珠江投资成立后,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经营范围为有关投资业务咨询服务、信息传播,投资市场的策划及组织有关方面学术研讨。


        不过半年时间,珠江投资获批珠投才获批兼营房地产业务。在此之后,合生创展至少70%的房地产项目都是与珠江投资合作开发。


        直至1998年,合生创展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值得注意的是,在合生创展的股东构成当中,朱氏家族仅有朱孟依一人。相反地,朱氏家族则是悄然入局珠江投资。


        1999年3月,珠江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韩江公司出资2500万元,占50%股权;广州华城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城置业” )出资1750万元,占35%的股权;广东顺同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同实业” )出资250万元,占5%股权;广东可曼德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曼德” )和广东新南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南方” )分别出资250万元,各占5%股权。其中,新南方是由朱孟依之兄长朱拉伊当家。


        显然,合生创展与珠江投资之间,作为境外融资平台与开发实体几乎是境外房地产上市公司内地开发的样本。彼时,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更是不吝感叹:“合生创展才是中国房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


        “王石所佩服的是,老板的整个地产家族,不是单一的合生也不是单一的珠江投资,而是包含了合生、珠江投资以及其他关联公司在内的地产航母,基本是一条龙全包的过程,从拿地、开发、建设、设计,后期物业到后期经营,再到地产外延业务的全包。”一位已离职的珠江投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道。


        直至2003年,CEPA(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政策实施,港商内地投资开发的所有限制都已取消,这意味着合生创展与珠江投资“两条腿走路”的互辅关系即将终结。


        “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地产集团,独立运作经营是必然的趋势,一方面是合生上市的缘故,一方面也是牵扯到珠江管理层的利益,如果合生烂项目都扔给珠江投资去背,珠江投资的管理层肯定是不愿意的。”上述人士对时代周报如是说。


        彼时,朱孟依已在思索珠江投资的下一步棋路了:2003年2月,广东珠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集团)本部调整,主要负责集团的战略管理规划和综合管理工作,原直接负责开发经营的房地产项目及房地产相关业务全部转入珠江投资。


        这亦不难从珠江投资的注册资本和股东出资额的数次变更窥得一二。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工商资料显示,2003年2月、2003年8月18日、2005年12月。珠江投资经过几轮增资和股权转让。朱氏家族的持股比例大幅提高。


        其间,珠江投资的法人代表经历了走马灯式的变更。1993年2月,何国华[0.13 0.00%]出任法人代表。1998年12月,何国华再次出任,2003年9月,朱克林出任;2007年12月,珠江投资增资,法人代表变更为朱庆伊。其中何国华和朱克林分别为朱孟依(姐)妹夫和亲戚。朱孟依,彼时正在酝酿一场空前的重组。


珠江投资上市搁浅至今


        然而,仅凭朱孟依“白天用前面的脑子想问题、晚上用后面的脑子想问题”,如此浩大的重组工程,凭一己之力,显然是力不从心。


        武捷思,曾经主刀“亚洲有史以来最大及最复杂”的债务重组的前深圳市副市长、前广东省省长助理,无疑是不二人选。


        为此,朱孟依三顾茅庐,以500万最高年薪和2000万认股权聘请武捷思出任合生创展的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


        “三年后,合生创展将是国内最大的地产开发商。”这是武捷思2005年4月挂帅珠江投资的首次发言就许下凛然一诺。言下之意,其实就是合生创展收购珠江投资。时隔不久,淡马锡、老虎基金等战略投资者的入局备粮,已是踌躇满志。


        根据《上海电气[5.31 -3.45% 股吧 研报]:首次公开发行A股招股说明书》显示,彼时的珠江投资是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业务,涉及五金交电,建筑材料,百货,日用杂货,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不含卫星电视广播[50.35 -1.18%]地面接收设备、发射设施);房地产开发等。


        实际上,据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原来的思路,合生创展整合地产项目的开发、销售和品牌业务,而珠江投资则主攻基建投资等领域。


        然而,与合生创展不同,围绕着珠江投资,朱庆伊与朱拉伊旗下的新南方集团与珠光集团与之盘根交错。武捷思的重组收购路线亦正在渐渐偏离预定的轨迹。


        然而,重组筹备的同时,珠江投资的日子并不好过。其中,令珠江投资不曾料想的是,合生创展和珠江投资的京津新城,这场计划120亿元的造城运动,由于没有达到预期的销量,占用了大量资金,包括上海地王以及通州家居城在内的项目亦然。


        “朱老板的压力很大,也遇到过上门讨债的情况。”接近其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朱孟依对新融资平台的渴求可想而知,其中珠江投资旗下丰驰投资所持的上海电气9.08亿股持续被质押是为佐证。


        2008年1月,珠江投资宣布“因集团战略发展需要,原珠江投资改制为‘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房产、商业地产、一级开发业务的经营管理”。


        根据《上海电气:首次公开发行A股招股说明书》,珠江投资是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为主要业务,截至2007 年12 月31 日,珠江投资总资产136.58亿元,净资产34.22亿元,实现净利润6.72亿元;截至2008 年6 月30 日,总资产135.05亿元,净资产35.66亿元,净利润1.02亿元。


        时隔两月,珠江投资全国大规模招聘,职务包括上市公司董秘、信息披露专员、证券事务经理、证券事务中心总经理等。


        彼时,按照朱孟依的思路,珠江投资旗下唯一的房地产业务将纳入上市主体,为此珠江投资共收购 36 家公司股权,向关联方收购 14 家公司,向非关联方收购 22 家公司,收购的项目主要有珠光新城御景、珠江御景湾、珠江高派、北京珠江御景湾等。


        然而,事与愿违。2008年,可谓是朱孟依的多事之秋:武捷思抱病离任、金融海啸袭市、黄光裕案祸至。为此,珠江投资的A股上市议程搁浅至今。


        “某种原因,珠江2008年的上市计划悄然无声了,上市组原班人马各回各的岗位,部分已经离职。上市的规模扩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财务状况必须公开,而且以朱孟依家族这么错综复杂的财务状况,珠江投资是很难上市的,即使上市,也可能弊大于利。”上述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道。


        即便如此,知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珠江投资管理层每周末都赴中山大学参加财务管理课程,涉及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税务、审计等方面,多引用分众传媒上市等案例。


重心偏向能源矿产


        随着珠江投资的地产分立,珠江系的四大板块,包括房地产开发业务板块,还有铁路、煤矿、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业务板块,商贸物流、工业园、软件园业务板块以及教育板块显然更加明晰化。


        “地产基本是主营业务,能源、基建、教育都已相应成立专业公司,从珠江投资分离出去。”上述人士表示道。


        其实,在启动重组之时,朱孟依已经将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上海电气股权投资、通信、教育等其他业务归属广东珠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投控股” )旗下。“珠江控股,是各大集团的控股公司。各集团还是朱孟依在总控,比较大的决策还是要他来拍板。”他继续表示。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工商资料发现,2007年11月13日,珠江控股出资5000万元,独资持有广东珠江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珠投集团” )100%的股权。原董事长何国华也变更为朱帆。实际上,何国华和朱帆均为朱孟依的(姐)妹夫。


        其经营范围为对煤炭开采、矿产开发、电力行业的投资;铁路、公路、港口、通信、电脑网络、环保、证券行业的投资及管理。此后,珠投控股也经历了多次增资。2010年11月5日,珠投控股增资至16.72亿元。


        目前,珠投控股已开工和正准备开工的项目还有100亿元投资规模的阳江、惠东等4个电厂;山西大同、内蒙等4个煤矿;广东省境内已开通的有广惠高速,以及正在建设的广深沿江高速;运煤专线的铁路项目。


        由此不难看出,朱孟依对此的倚重,这与其稳定现金流无不关系。即便如此,作为珠江系重组之肇,珠江投资依旧是个谜。


        “珠江投资原总裁廖惠文已经卸任了,4月起由原华北公司总裁黄韶海接班。黄韶海才30多岁而已,相当于老板半个儿子了,老板不轻易信任人,但是对他是比较信任的,华北基本的事务都是他在理,直接放权给他。黄总擅长商业,老板也是有意向商业地产靠拢,这是大方向。”


        然而,曲高和寡。他表示:“老板与管理层之间肯定是有矛盾的。老板从长期发展来看,执意做商业,但是高层重视的是一年全部资金投入房地产的利润率回报,商业项目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见到回报,短期只有资本的投入,管理层是比较抵触,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能做多久,他们都想在近期有一个价值的体现。”


        目前,珠江系已经建立起商业地产板块的运作平台—珠江商业地产公司。未来商业地产是否分拆上市,仍是个未知数,其关键无疑在于珠江投资。接下来,时代周报记者将继续关注此事。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商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