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兴梅,是一处拥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古典名城。而在今天,揭阳在这片悠久厚重的历史之下,仍在向着新的领域不断迈进,孕育着现代、崭新的文化和积淀,在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面前,也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特别是自2005年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中国五金基地市”以来,揭阳以区域品牌为依托,以省市共建支柱产业—机械设备制造及金属制品业为抓手,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五金不锈钢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目前,当地五金不锈钢产业发展迅猛,年均增长超过24%,占全市工业总量达到25%以上,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成为粤东地区最大和全国最重要的产业基地、进出口基地、材料集散地、五金不锈钢制品加工制造与研发基地之一,在全广东省乃至全国同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品种全速度快品质好
揭阳市坐拥金属原材料重要集散地的优势,在五金产业发展上占尽了先机。而凭借于此,揭阳来势凶猛,不仅产品线全、发展速度快,而且产业链完善。特别是具备了五金产品涵盖面大,建筑五金、日用五金、工具五金、不锈钢制品及厨房设备、燃气用具、烹饪炊具、锁具等门类都有涉及的独特之处,广阔的品种范围令揭阳与其它产品品种集中的产业基地具备了不同的特色,无愧为“五金基地市”之誉。而自授牌以来,当地五金不锈钢行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年的销售额达近千亿元,其中五金不锈钢制品生产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80亿元,是2004年的3.6倍,占全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25%左右;在五金不锈钢出口产品之中,不锈钢厨具、餐具等家用器具产品出口3837万美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去年当地规模以上不锈钢生产企业的日用不锈钢制品产量达到33.54万吨,是2004年的7.3倍,占广东省的21%。到去年为止,当地五金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10家,是2004年的3倍。企业规模不断做大,年销售超亿元的企业达到81家,年产值超5亿元的企业有11家。涌现出如广东省顺达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揭阳市兴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揭阳市中宝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优秀企业。
此外,揭阳市五金不锈钢生产覆盖了上、中、下游包括原材料生产、工业设计、模具制造、配件加工、成品制造、物流配送和市场交易等各个环节,专业化分工明显,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目前五金不锈钢生产服务配套企业有500多家。
品种全、发展速度快,离不开以品质为重的基础工作。近年来,在揭阳市委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监管和引导下,通过开展“质量强市”、“质量强企”和一系列的帮扶活动,当地的五金不锈钢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也在逐渐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正如中国五金制品协会理事长张东立所说,近年来,协会一直在推进行业的转型升级,但实际上,不少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在生产和经营中不断地展开技术提升、装备提升、品质提升,走上了转型升级的道路。
在揭阳,行业与企业的转型升级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特别是在研发、引进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方面下足功夫,不少技术具有国际、国内的先进水平。如:中宝饮具制品有限公司开发的“三轴联动数控焊接机”,该公司还获评“广东省第一批工业设计示范企业”;兴财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双层金属同步液胀技术”,该公司还被评为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顺达金属实业有限公司引进美国的“金属高温晶化技术”等等。依靠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提升,形成了一批有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以及实用新型专利,为进一步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此外,不少不锈钢制造企业也通过大量引进自动和半自动生产线,改变已往单机生产落后的局面,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如:骏业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引进的“全自动西餐具生产线”、兴财公司新安装的“无尾巴真空技术生产线”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中宝不锈钢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内外市场并重的制造企业,在面对外向市场上迈出了向以自主品牌为主的坚定步伐。据中宝集团董事长蔡喜忠介绍,中宝在2008年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发现,由于中间商的资金链断裂,令海外经销商在订货时出现断层,这就给制造商与超市、市场之间直接联系创造了机会。这样一来,不仅因为绕过经销商,利润得到保证,也有了向要货方提建议和要求的可能。于是中宝大胆的做出了和经销商谈生意的决定,并向经销商提出,如采用中宝生产的同品质自有品牌的产品,价格可降低一定的百分比。对方经过细致的测算和对中宝的考察,同意了这项提议,中宝的品牌自此打入了海外市场。随着市场和品牌运作的逐步成熟,中宝向客户们也逐步提出如经销中宝的品牌,将在品质保证的前提下,比贴牌生产价格更低,吸引了众多客户的加入,而随后,中宝在海内外30多个国家分别注册中宝名下ZOOMBO、BODEUX、Potobelo三个分别为中、法、意风格的品牌,为满足不同国家消费者的需求提供选择。到目前中宝的品牌已经远销欧美、中东、非洲等地的多个国家和地区。
政府支持协会共建
近年来,揭阳市制定出台了《揭阳市五金不锈钢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我市不锈钢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不锈钢产业加工生产的意见的通知》等政策措施,从产业载体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融资信贷、公共服务平台、行业管理等方面,加大对五金不锈钢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每年扶持五金不锈钢产业资金达到5000多万元,有力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全市五金不锈钢产业不断做强做大。同时,为解决市区五金不锈钢企业扩大再生产而存在的土地制约以及转型升级等难题,实施“退二进三”发展战略,分别在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园、空港经济区专门规划设立了“五金不锈钢产业专区”,制订《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不锈钢产业发展规划》,并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大力推进五金不锈钢产业发展。此外,还组织成立了“揭阳市金属材料协会”、“揭阳市五金商会”等协会组织,对引领五金不锈钢行业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2007年,揭阳市五金不锈钢产业被广东省经贸委认定为省市共建支柱产业,2010年,揭阳市五金不锈钢产业集群被广东省认定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省市每年财政扶持技改和创新资金高达3000万元,对推动揭阳市五金不锈钢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起到重要作用。国家不锈钢监督检验中心的落户以及运作,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目前,揭阳市五金不锈钢产业除拥有“中国五金基地市”、“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等区域品牌称号外;还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科研开发中心50多个;拥有国家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4件,广东省着名商标32件,广东省名牌产品13个,获省级以上名牌、名标合计达到50个,比2004年增加36个。
揭阳市副市长刘盛发介绍当地五金产业发展情况
在合作共建工作上,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一直倡导与地方合作共建“五个中心”,在这方面,揭阳也是做出了努力。
近几年来,揭阳市五金不锈钢企业紧紧把握与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共建产业基地的机遇,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科技中心、研发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全市五金企业投入科研和创新资金累计达50多亿元,生产装备不断向自动化、数字化、高精密发展,生产设备自动化和数字化程度从原来的30%上升到现在的63%,从单机生产发展成为流水线生产,五金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大大提升。企业还积极与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着力引进和培育专业科技人才。目前,全市已建立五金不锈钢产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5个、企业科研中心41个、专门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1523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447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48人,拥有专利2200多个。此外,揭阳着力在五金不锈钢产业链的配套完善上下功夫,发展大商贸,形成“以工带商、以商促工”的良性互动发展机制,逐步形成以揭阳市(国际)金属材料市场为龙头的五金不锈钢原材料交易市场和以揭阳五金塑料制品交易中心为龙头的五金不锈钢制品交易市场。
2009年5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揭阳市设立国家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简称国家质检中心),国家质检中心是在原来省级检验站的基础上升级建设的,是全国第一家国家级的不锈钢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根据《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与评估指南》等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投资金额60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面积近万平方米,于2009年6月27日开工,2010年底建成,2011年4月,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三合一”现场评审,2011年11月,获得正式授权。国家质检中心定位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先进,集检测、科研、信息、服务、培训为一体的不锈钢制品专业检验和研究机构,检测能力基本覆盖相关国内、国际标准,为不锈钢制品产业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提高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为揭阳市发展五金不锈钢这一特色产业提供重要动力。